新闻中心 NEWS
实探新质生产力 | 铝材先锋踏上绿色发展新“铝”程——鑫铂股份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
发布时间:2024-04-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 卡住关键点,依托新技术,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历经四次产业升级,鑫铂股份成长为一家国内领先的铝型材服务商

□ 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从国内市场做到海外市场,鑫铂股份的蝶变背后,涌动着的是管理的创新力与人才的聚合力

□ 鑫铂股份再生铝项目不仅为“双碳”作出贡献,而且实现了产业链的融合与延伸,在保障公司高质量原料的同时,还能降本增效

 

17年前,怀揣创业梦想的唐开健,辞去一家公司的高管职位,带着几位同乡回到安徽省天长市老家,创办了一家铝材小企业。17年后,公司不仅登陆A股市场,而且历经产业迭代,已成长为铝行业绿色转型的引领者。

“创业至今,我们经历了四次转型升级,产品和技术储备基本上每三到五年就会进行一次升级。”鑫铂股份董事长唐开健很庆幸自己每次都抓住了时代的风口。

唐开健能抓住风口并非仅仅依靠运气,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和智慧的体现。短短十余载,唐开健舞动新兴产业、技术引领、管理升级“三板斧”,带领公司走出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觉得一个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在变革中,靠技术去引领,靠成本去驱动。未来,鑫铂股份会加大投入,加快解决铝基行业技术难题,把握新兴产业政策动向,加速企业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坚决走出绿色发展之路。”唐开健如是说。

 

 

踏上绿色发展新征程

滁州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江北重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其中《醉翁亭记》传颂至今。鑫铂股份就诞生于滁州。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鑫铂股份,探寻公司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独到之处。

“我们正在上马年产60万吨再生铝项目,预计本月底一期项目即可投产。”唐开健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个好消息。

据悉,该项目产品为再生铝合金棒,公司再将铝棒加工成太阳能光伏铝边框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高性能铝部件。由于公司较早认识到再生铝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研发及技术经验积累,公司已经掌握了再生铝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

资料显示,再生铝作为一种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是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典型代表。根据国际铝业协会(IAI)的一项调研,与电解铝相比,再生铝生产只有其5%的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下降达95%。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测算,与生产电解铝相比,每生产1吨再生铝可节约煤3.4吨、水22吨,减少固体废料排放20吨。

唐开健表示,公司再生铝项目不仅为“双碳”作出贡献,而且实现公司产业链的融合与延伸,在充分保障公司高质量原料的同时,又实现了降本增效。

事实上,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绿色铝业的发展理念,以铝产业转型升级、铝型材产业链的延伸与价值提升和业务布局为战略方向,积极发展再生铝的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产能建设。

唐开健非常认同这个论断:新质生产力的底色就是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走绿色发展之路。

有了绿色技术铺路,鑫铂股份就有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底气与勇气。唐开健直言,公司在前年就已谋划出海。“想在多个细分市场做到龙头地位,就必须放眼全球,在海外形成产业布局。”因此,去年公司调研了好几个国家,最终选择了马来西亚。唐开健透露,马来西亚项目顺利的话有望在今年底投产,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提升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历经四次产业升级转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鑫铂股份如今让人欣羡的再生铝业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创业至今,唐开健带领团队沿着绿色目标,实施了四次产业升级。每次都是痛并快乐的突破。

2007年,唐开健辞去一家公司的副总职位,与几位同乡一起回家乡创业。5名创始人都是白天跑业务,晚上还到车间干活。“我现在还记得,公司副董事长李杰当年在车间安装设备的时候,几根手指差点就没有了。”唐开健说。

公司在2007年至2013年做传统的建筑型材,赶上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当时建筑行业非常好,但是,我们在2011年就开始做技术储备,2013年至2017年成功进入消费电子、轨道交通等工业型材。”对于公司发展历程,唐开健娓娓道来,“为了把业务做得更扎实,2017年公司开始做光伏铝边框和支架,2021年进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部件。”

“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紧跟国家战略方向,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卡住关键点,依托新技术,公司发展顺利。”唐开健站在展厅里,指着一大块锂电池铝制托盘说,“将托盘换为铝材料,正符合新能源车轻量化的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排展柜陈列着电池壳体、门槛梁、防撞梁等汽车零部件样品,终端客户包括比亚迪、小米、吉利、奇瑞等国内知名汽车厂商。

2012年进厂的洪志勇指着一台机器说:“这是一台喷砂机,以前很多工序都是纯手工作业。现在,只需要两个人站在设备旁观察异常状况,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就行。”

据其介绍,以前,一台喷砂机一边站1个人,将材料抬上去,然后还需要两个人把料输送到台架上面。在那里需要4个人站在四个角,把材料夹在这个平台上面。这样的话,一个平台就需要8个人。如果一个班每天需要生产100吨,那就需要4个平台,共需要32个人。

谈起光伏行业现状,唐开健表示,光伏铝边框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公司订单饱和,依然保持了前两年的高速增长。“优势产能永远不会过剩的,而落后产能实际上浪费了很多社会资源,是一定要被淘汰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鑫铂股份在唐开健的带领下,不断跨越升级,公司实现从节能门窗的建筑铝型材,到高端装备的工业铝型材,再到光伏、汽车轻量化等新产业的工业铝部件,成长为一家国内领先的铝型材服务商。

 

 

依靠制度创新打造软实力

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从国内市场做到海外市场,鑫铂股份的蝶变背后,涌动着的是管理的创新力与人才的聚合力。

“对于人才,我们有充分的认识,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储备和管理的升级。”唐开健说,公司既要把人才请进来,又要运用好,还要留得住。为此,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构成了公司独特的“软实力”。

唐开健说:“我们首先要找适合自己的、志同道合的人才一起来创业,为行业作贡献,这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这几年的人才引进工作非常顺利,例如公司财务总监、董秘,以及子公司总经理等高管都是引进的。

在留住人才方面,除了常规的股权激励、薪资待遇外,公司未来还会出台一些配套政策。比如高层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公司会出资垫付首付款,分5年摊销。另外,公司积极向政府争取管理人员的子女教育、人才落户、医疗保健等优惠政策。

“你想让人家有认同感,你就得去行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唐开健说。

“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也是新质生产力当中的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肯定是从管理层做起。”唐开健称,公司至今都保持着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周一到周五,安排管理层到车间值班,包括创始人在内。

在技术提升方面,公司主要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攻关。近几年,公司与中南大学多次开展合作,不仅为高校提供了实习平台,也留下了部分本科生、研究生进入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与中南大学最近合作建立了合金材料研究院,这是中南大学第一次和企业在县域内成立研究院。

对此,公司技术研发负责人李飞庆感同身受,“在合肥工业大学的支持下,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工艺、模具设计参数等,成功研发了一款高强度、高韧性的轨道交通核心产品,目前该产品已占国内市场70%以上。”

另据唐开健称,目前,通过改良光伏铝边框新材料,已形成15%的降本,新的技术正在做知识产权保护,已通过小批量生产试验和相关部门检测,预计今年6月可量产。“作为公司的主要产业,一旦推广开来,就相当于公司整个换了一代产品,从而给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李飞庆激动地说。

有了人才队伍,战略就容易落实。鑫铂股份提前做了很多布局,实现一次次精准的转型升级。唐开健表示,从现在回头看,这就是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的体现。包括技术创新、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以及产品的运用都会给企业带来赋能,累积叠加起来就决定了公司产品成本的竞争优势。

“和其他企业不一样,我们每年会考核人均工资的增长,也是评定总经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唐开健语气坚定地说,“我们既要让员工为公司奉献,同时也要极力地去保障他们的收入和福利待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鑫铂股份对此进行了两手抓。也因此,公司四次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都得以顺利实现,将看似“旧”的传统产业,注入了高科技、高效能与高质量。

 

 

 

【对话董事长】

鑫铂股份唐开健:转型升级要紧跟国家战略需求

时代在发展,产业在变迁,每个行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锐意创新。鑫铂股份的产业升级转型,就是与时偕行。围绕如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话题,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鑫铂股份,专访了公司董事长唐开健。

 

上证报:公司每次转型升级都抓住了时代风口,您有什么成功秘诀吗?

唐开健:创业至今,公司经历了四次转型升级。产品基本上每三到五年就进行一次转型升级,技术储备相应升级。我觉得,企业要想发展得好,一定要紧随着国家战略方针,服务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每一次的转型,不是到行业最低点才转型,而是在行业最高点的时候就开始做技术储备,超前谋划布局新业务。例如在2013年,我们就谋划从建筑型材转向工业型材。

 

上证报:能否分析一下铝行业的应用领域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唐开健:过去的10年当中,铝基材料行业每年保持8%至10%的增速,这在多数行业中还是很少见的。

因为铝具有超过95%高回收率、方便加工、可塑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铝产品得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高铁、光伏、新能源车等应用场景。我相信,铝的性能肯定还有提升的空间,这也意味着未来的运用场景和体量会越来越多。

 

上证报:公司为何敢于巨资投建年产60万吨再生铝项目?

唐开健:该项目依托于两个方面:第一,项目符合国家战略方针。与电解铝相比,再生铝只有其5%的能源消耗,能耗差距非常大。因此,我们通过再生铝项目,可以为“双碳”作出贡献。第二,能够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公司产业链在不断地融合升级,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非常高。再生铝能够为公司提供更好的原料,同时达到降本效果。

 

上证报:您怎么理解新质生产力?

唐开健:结合实践,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公司靠技术引领行业的发展;二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升级,结合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转型升级,为企业赋能;三是产品一定要符合国家战略方针,服务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因为这几个方面的保障,鑫铂股份才在短时间内成为细分行业龙头。

 

上证报:未来公司如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唐开健: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公司应该带动整个铝基行业的发展。因此,公司未来将加大投入,立足于铝基长远发展,通过自研及校企合作,实现先进技术的成果转化,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同时,在企业管理中,加快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提质增效降本,使产品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上证报:国家在弘扬企业家精神,您心目中的企业家精神有哪些内容?

唐开健:第一,要回馈社会。在我看来,其实资源都是社会的,不是哪一个人的,也不是哪一个企业的。第二,要对员工负责任,保障他们的收入,保障他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作为企业家一定要求真务实,为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手记】

高明的管理,可提升生产力水平

在鑫铂股份董事长唐开健的办公室,窗边竖着一枚一米多高的弹壳,在阳光下金光灿灿。靠墙放着两块大白板,上面写满了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置身其间,颇有一种在“作战指挥部”运筹帷幄的意味。

唐开健当过兵,创业后,把部队的很多优良作风都带到了企业中。这些颇具创新的管理方法,对推进企业的创新与市场的拓展颇有帮助。大体而言,唐开健的管理有两个层面:一是对自我的管理十分严格,二是对团队的管理很接地气。

创立公司十多年,事业有成的唐开健却依然是个工作狂。在一些员工眼里,唐开健平日过得像苦行僧一般:每天从早上七点,干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大年三十还在公司干活。“2003年从部队出来,我干了铝产品销售工作。当时,我感觉自己一辈子就干这个行业了,我就想,既然干,就要干到最好。”唐开健说。

唐开健不仅严于律己,而且对管理队伍的要求也是纪律严明。

唐开健认为,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之后,管理层就是决定性因素。管理层是关键少数,对管理层的管理应当是企业的关键抓手。比如,他要求干部每周必须轮流到工厂车间值班,以真切了解一线情况。

“唐总是70后的年纪,90后的身体素质,00后的心态。”鑫铂股份董秘张海涛分享了不久前去马来西亚考察的感受,“跟唐总出差去马来西亚的2天3夜,去和回都是夜班飞机,这样唐总白天处理公司事情,晚上在飞机上休息”。

对员工,唐开健践行的是“严管宽爱”原则。

公司院士工作站共有20多人,以年轻人为主,价值感的满足同样重要。“我们每年都在被鼓励做一些新的东西,我们有很多的研发成果。”公司的一位研发人员拿着一款新研发的高强耐射的合金光伏边框对记者说。

从言行举止看,唐开健也是一丝不苟,很有军人气质。采访中,唐开健多次给记者斟茶,都会将桌子上的水滴擦干净。在鑫铂股份,目光所及之处几乎一尘不染,物品摆放整洁有序。

据公司高管称,这种规整不仅体现在唐开健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公司的治理中。大到制定企业年度计划,小到认真对待每一次集体活动,唐开健都要求把事情做到实处。

光伏铝材车间主任季海军说:“董事长把规划蓝图都写在白板上,而且每天推进的事情也写在上面。在这样的领导带领下,公司有今天的成就是必然的,我相信将来还会更好。”

悬挂于公司大楼的“树铝业标杆,铸民族品牌”的红色大字在倒车镜中渐渐模糊,一家锐意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上市公司形象却愈发明晰。鑫铂股份从一家小作坊,发展成一家上市公司,其背后既有时代机遇,也散发着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的精气神。对一家民企来说,掌门人的意志与行动十分关键,高明的管理何尝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记者 高志刚

 


地址: 安徽省天长市杨村镇杨村工业区 电话: 0550-2385888 传真: 0550-2385222 Copyright © 2007-2024 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1003075号-1  
Copyright © 2007-2024 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3075号-1  

地址:安徽省天长市杨村镇杨村工业区
电话:0550-2385888
传真:0550-2385222